|
|
被告人身份不能確定法院發(fā)“照片判決書”
|
|
2013-12-27 來源:中山日報 2013-12-27 第 6920 期 A6版 【收藏本文】 |
|
|
(2013)中二法刑一初字第908號判決書,是一起被告人在東升鎮(zhèn)盜竊通電使用中的電線的普通案例。和其他判決書不同的是,該份判決書上被告人情況一欄沒有姓名、年齡、籍貫等身份信息,但貼出了被告人的照片。原來,該被告人無身份證,自報的信息也與出生地不符,屬于"無名氏"。不過,這并不影響法院的判決。12月25日,該"無名氏"被市第二人民法院一審判決犯破壞電力設備罪,獲刑三年。 【案情回顧】盜竊電纜被抓現(xiàn)行,小偷身份成疑 今年1月28日凌晨2時許,東升鎮(zhèn)新勝村直三經(jīng)濟合作社超源針織廠旁出現(xiàn)一鬼鬼祟祟的身影。一名男子用自制竹梯搭在廠旁陰暗處,用電工鉗盜剪該處正在通電使用中的一段電線。 該男子作案過程中,巡邏人員經(jīng)過該路段。閃爍的警燈讓小偷慌了手腳,他丟棄了剪下來的電線往前逃跑。巡邏隊員緊追不舍,后在東升社區(qū)四隊籃球場附近路段將該男子抓獲,當場從男子身上繳獲電工鉗1把等物。 破案后,繳回的電線已發(fā)還新勝村直三經(jīng)濟合作社。據(jù)了解,該男子盜剪電線后,造成附近用戶不能正常用電,而且?guī)щ娋€頭墜落地面易給路人造成觸電危險。該男子自稱叫宋某勇,但無法提供身份證件。 【判決結(jié)果】“無名氏”破壞電力設備獲刑三年 “宋某勇”稱,他是四川閬中人,1962年出生,在中山打散工。案發(fā)前,他住在東升一出租屋,沒找到工作,因沒錢用而產(chǎn)生偷剪電線賣錢的念頭。在偵辦該案過程中,警方發(fā)函到他自報的戶籍地核實照片及家庭等信息,但當?shù)胤Q情況不符。 今年1月28日,該男子被刑事拘留,3月7日被逮捕。9月及12月,市第二人民法院兩次開庭審理該案。法院認為,被告人“無名氏”無視國家法律,破壞電力設備,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后果,其行為已構成破壞電力設備罪,應依法懲處。 鑒于被告人“無名氏”能如實供述其犯罪事實,認罪態(tài)度較好,可以從輕處罰。12月25日,法院一審判決被告人“無名氏”犯破壞電力設備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 【法官說法】被告人身份信息不明,不影響定罪量刑 據(jù)市第二人民法院刑一庭副庭長吳藝明介紹,以往案例中,個別犯罪嫌疑人拒不交代自己的真實姓名及身份信息,妄圖以身份不明逃避法律制裁,這種做法是不明智的,法院依法對“無名氏”被告人定罪量刑,符合不枉不縱的法律原則。 在法律面前,名字只是一個符號,法院審理刑事案件依照我國《刑事訴訟法》及其他法律依法進行審理,在被告人身份信息不明的情況下,法院一樣可以根據(jù)案件相關證據(jù)材料及被告人供述、抓獲經(jīng)過等證據(jù)對被告人進行審理,只要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鑿充分、被告人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并具備刑事責任能力,法院照樣可以對被告人進行定罪量刑。同時,這也可以節(jié)約司法資源,避免一些已經(jīng)事實清楚、證據(jù)確鑿的案件,因為被告人身份問題無限期拖延,致使犯罪分子逃脫法律制裁。 吳藝明法官表示,這份判決書中雖然被告人情況一欄沒有姓名、年齡、籍貫等身份信息,但附有被告人近期一寸黑白照片,這樣無論被告人是否上訴還是入獄改造,都可以對號入座,便于有關部門查明其是否存在其他違法犯罪事實, 如果被告人再次進行違法犯罪,也有利于有關部門及時掌握其信息。
|
|
本報記者張房耿 通訊員李世寅 司薇 |
【打印】【關閉】 |
|
|
|
|
|
|
|
最新圖文
|
|
|
最新要聞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