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疑似“騙婚”的小案件,引出了一起特大跨國拐賣婦女大案。這起被公安部督辦的特大跨國拐賣婦女案,近日被甘肅警方成功告破。一條從越南向我國境內(nèi)拐賣婦女的通道被斬斷,同時,摧毀了一個犯罪團伙在我國境內(nèi)的犯罪網(wǎng)絡。
目前,警方成功解救被拐越南婦女17名,云南婦女1名,抓獲犯罪嫌疑人近50名,其中甘肅隴南境內(nèi)9名。
辦案人員告訴《法制日報》記者,由于西部一些偏遠農(nóng)村存在婚姻需求的市場,越南婦女非法入境常伴有黑暗的金錢交易,且被拐賣越南婦女言語不通、環(huán)境不熟,不能依法舉證,致使一些不法分子逍遙法外。
大山深處發(fā)現(xiàn)可疑線索
2012年5月8日,甘肅省隴南文縣堡子壩鄉(xiāng)男子王某文,向當?shù)鼐綀蟀?,稱他花了9萬元從云南“娶”來的越南新娘陶某梅到家僅一個月便不辭而別,他懷疑自己被騙婚。
文縣警方隨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王某文附近的村莊竟然有多個農(nóng)戶家中有外籍女子。2012年6月,隨著調(diào)查的深入,警方發(fā)現(xiàn),文縣堡子壩鄉(xiāng)、鐵樓鄉(xiāng)、石雞壩鄉(xiāng)有多名被拐婦女,且都是一條線上被拐的。這些被拐婦女自稱為云南丘北縣人,但她們提供的身份信息與人口信息庫中查詢的信息均不相符,初步確定他們極有可能是越南人。
高某慶之妻叫“soob”、白某平之妻叫“zuag”、高某云之妻叫“tab”,這些女子自稱是被一個叫“?!钡娜私榻B給文縣堡子壩鄉(xiāng)農(nóng)民劉某祥,后被賣至文縣的。
2012年6月6日凌晨2時許,劉某祥在睡夢中被文縣警方抓獲,其交代“?!钡恼婷恰爸炷硺s”。根據(jù)部分懂漢語的越南籍婦女自述,在她們來中國之前,被人用裝袋子、打悶棍等手段,強行擄掠至云南省丘北縣境內(nèi)。
數(shù)名越南籍婦女被拐賣至文縣,案情重大,文縣警方迅速向隴南市、甘肅省公安機關進行匯報,并被公安部掛牌督辦。
在公安部的督辦下,甘肅省、隴南市、文縣三級公安機關開展工作。經(jīng)大量調(diào)查,5名自稱叫侯某英、朱某英、李某艷、何某芳、楊某蘭的越南籍婦女,均為文縣張某平及自稱叫王某兵、朱某榮、陸某兵的3名云南人介紹。截至7月5日,警方已查出被拐賣的越南籍婦女12名。
跨省直搗“蛇頭”老巢
被拐賣至文縣的越南婦女均表示是從云南丘北縣轉(zhuǎn)賣來的,說明“蛇頭”的老巢就隱藏在丘北縣。關鍵人物是朱某榮、陸某兵,但警方在案件偵辦中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關于“朱某榮”的信息。
2012年6月30日,隴南市公安局派出工作組,遠赴云南廣南縣、馬關縣、丘北縣等地進行調(diào)查,主要排查“蛇頭”朱某榮、陸某兵的身份。
在當?shù)毓矙C關的配合下,民警在人口資料中排查出十多個朱某榮,到底誰才是真正的“蛇頭”?這讓警方一籌莫展。
一個意外線索被警方掌握。丘北縣一名刑警曾擔任過派出所所長,他在配合隴南工作組辦案時稱,他掌握過一個叫“朱某榮”的人,經(jīng)常開一輛黑色小車。
警方立即通過當?shù)剀嚬芩{(diào)出了朱某榮辦理駕照時的照片,經(jīng)越南受害婦女辨認,此人正是拐賣她們的“蛇頭”。
目標鎖定,但朱某榮藏匿之地地形非常復雜,隴南警方和當?shù)鼐酵瑫r出擊,卻兩次都撲了空。2012年7月7日,警方在丘北縣的一處斗牛場發(fā)現(xiàn)了朱某榮的蹤跡。專案組迅速出擊,將正準備回家的朱某榮逮了個正著,當場從其身上查出兩把砍刀。專案組乘勝追擊,于7月8日將正在賭博的陸某兵抓獲。
中等身材,平頭,30多歲——經(jīng)過受害人辨認,此人確系從越南拐賣婦女的中間人朱某榮。但調(diào)查組對朱某榮進行審訊時,他卻三緘其口。
7月10日,通過兩地警方耐心做工作,朱某榮心理防線被逐漸攻破,交代了自己曾伙同王某兵、陸某兵等人,通過文縣的介紹人劉某祥、張某平、張某義向文縣販賣10多名越南籍婦女的犯罪事實,但對具體販賣的細節(jié)及上線拒不交代。
之后,文縣警方主動出擊,張某義在返回文縣的途中被抓獲,嫌疑人張某平通過網(wǎng)上追逃被北京警方抓獲。至此,警方共查出被拐的越南籍婦女17人、云南籍婦女1人,他們分別被販賣到隴南市的文縣、徽縣。7月15日,調(diào)查組將朱某榮、陸某兵從云南帶回文縣。
為徹底打掉這一特大拐賣婦女犯罪團伙,8月,偵查人員再赴云南,通過艱苦偵查,數(shù)名犯罪嫌疑人陸續(xù)歸案,使案情有了突破性的進展。同時還查出該案上線綽號“胖女人”的犯罪嫌疑人楊某花,并將其交給云南警方處理,繼續(xù)深挖該案上線。
2012年11月11日,網(wǎng)上追逃的該案主要犯罪嫌疑人王某兵在拐賣婦女現(xiàn)場交易時,被丘北警方當場擒獲。
特大拐騙婦女案“蓋頭”揭開
隨著主要犯罪嫌疑人的相繼落網(wǎng),以朱某榮為首的特大跨國拐騙婦女案逐漸清晰起來。
辦案民警告訴《法制日報》記者,該犯罪團伙是“拐、運、轉(zhuǎn)、銷”一條龍服務的。這些被拐越南婦女均被越南人利用哄騙、威脅、恐嚇、綁架等手段強行帶走并偷渡到云南,云南犯罪嫌疑人接手后,在云南丘北縣事先找好的當?shù)剞r(nóng)戶家做“中轉(zhuǎn)站”,將越南女孩“寄存”到他們家,充當他們的“女兒”,并通過非法手段辦好當?shù)貞艏Y料。
此后,犯罪嫌疑人為這些“女兒”尋找“銷路”。一旦有人前來“相親”,就幾經(jīng)討價還價后轉(zhuǎn)手販賣至文縣。
據(jù)辦案民警介紹,被拐騙來的越南女子,大多數(shù)都是在游玩、打工或外出途中,被這些“人販子”盯上,然后以介紹工作、對象為誘餌等各種理由誘騙至內(nèi)地,再以暴力威脅販賣出去的。
受害人普遍家庭經(jīng)濟一般,受教育程度不高。涉世未深的她們沒有足夠的判斷能力,容易被不法分子誘惑和欺騙。如該案被拐的越南女子中,只有李某艷是初中生,其余大多不識字。
同時,由于被拐賣越南婦女言語不通,不熟悉地理環(huán)境,即使被查獲也不能依法舉證,致使一些不法分子長期逍遙法外,沒有得到及時有力的打擊,無法起到法律震懾的作用。如本案的“夫家”不通苗語,加之云南的人販子說這些女子都是云南苗族人,講苗語。所以“夫家”及村民都認為她們是苗族人。
留在夫家丈夫簽保護協(xié)議
經(jīng)被抓獲的犯罪嫌疑人供述,隱藏在犯罪背后的一個個悲慘故事浮出水面。
3年前的某天,文縣的張某平與同村村民張某生聊天時說,云南的媳婦好找。張某生便要求張某平幫忙給自己的兒子找個媳婦,旁邊站著的張某峰對張某平說,自己也想找個老婆,張某平便和云南省丘北縣的王某兵聯(lián)系。
此時,遠在云南丘北縣的陸某兵就來找朱某榮介紹,并稱可以得到幾千元介紹費。朱某榮一看有利可圖,就將此事答應了下來。朱某榮尋找到綽號叫“胖女人”的楊某花,讓她找姑娘。
過了兩天,“胖女人”就帶了個叫“夸”的姑娘來丘北。當“夸”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時,買賣雙方已在一家旅店里談好價錢。張某平給了陸某兵38000元彩禮費和3000元介紹費,交易后雙方還在旅館寫有協(xié)議、收條、承諾書。
之后,冒充女方“父親”的犯罪嫌疑人把女孩和張某峰等人送到車站。然后,“夸”被帶到文縣,并按當?shù)仫L俗已成婚生活在一起。
“夸”是這伙人轉(zhuǎn)賣到甘肅的第一個越南新娘,此后,越來越多的越南姑娘通過這條線不斷被拐賣到甘肅文縣的偏遠山區(qū),給那里娶不上媳婦的大齡男子當老婆,其中有些越南女子甚至被轉(zhuǎn)賣過兩次。
據(jù)警方透露,這些越南女孩被販賣的價格不一,從39900元、43060元到68000元、88000元不等。地處隴南山區(qū)的這些“光棍”傾家蕩產(chǎn)娶來了媳婦,結(jié)束了“光棍”生涯,但他們有所不知,這些被拐賣的每個越南女孩的背后,都是哭聲和淚水以及一個個家庭的離散。
由于遠離家鄉(xiāng)且語言不通,這些被拐賣過來的女孩大都成家并生下了小孩。據(jù)警方介紹,這些越南女子年齡最大的30歲,最小的17歲。
她們在越南老家或是被騙或是被搶,被當?shù)厝怂偷皆颇虾笥直还召u。越南名為“榮”的少女今年只有17歲,可是她已經(jīng)是一個孩子的媽媽了。據(jù)“榮”說,她家有父母親、兄妹8人,家鄉(xiāng)的農(nóng)作物有玉米、大米、香蕉、甘蔗。2010年6月初的一天,不諳世事的她被20多歲的越南人宋阿老、楊阿銀騙到云南丘北縣的一戶人家,讓她當這戶人家的“女兒”。
后來有一名男子上門來提親,還給了她“父親”4萬余元彩禮。她便被這個男子帶著一路北上,來到了文縣的僻壤山村。雖然她很不情愿,可是這么遠的地方她想逃都沒有用,所以她便和這名男子生活在一起。
據(jù)警方介紹,“榮”是一個聰明的姑娘,她來到文縣后一直看電視,并且通過電視節(jié)目學會了漢語。現(xiàn)在她很想念遠在越南的父母,希望回到她們身邊吃家鄉(xiāng)的小吃,可是這邊的孩子她同樣也放不下。
被解救的17名越南婦女在中國沒有合法手續(xù),但她們中的有些人想早日回去和家人團聚,對此,警方將送這些婦女回國。對于家中有小孩,牽掛孩子的婦女,警方請示上級公安機關后亦準許其留在“夫家”,但其丈夫必須簽下保護協(xié)議,保護這些已經(jīng)受到傷害的越南婦女不再受到傷害。
鏈接
2009年8月3日,福建寧德蕉城區(qū)七都鎮(zhèn)發(fā)生一起因家庭矛盾引發(fā)的糾紛,報警人鐘某的妻子是通過他人介紹,花了29000元人民幣買來的“緬甸老婆”。警方隨即展開調(diào)查,在蕉城區(qū)六都鎮(zhèn)、七都鎮(zhèn)等地發(fā)現(xiàn)有買賣婦女的違法現(xiàn)象,一個跨國拐賣婦女團伙漸漸浮出水面。
一名50歲左右的云南籍女子(化名莫某)一直以聯(lián)系到中國工作、介紹對象為由,從緬甸將30余名婦女騙入中國境內(nèi)。之后,這些被拐賣婦女又輾轉(zhuǎn)到寧德蕉城、古田、屏南等地,以2萬元至3萬元不等的價格賣給他人為妻。在該起特大跨國拐賣婦女案中,解救被拐緬甸婦女30余人。
□說“法” 四大原因致拐騙外籍婦女案件發(fā)生
在西部經(jīng)濟欠發(fā)達地區(qū)為何出現(xiàn)此類案件?警方辦案人員認為,主要有以下四個原因:
一是偏遠地區(qū)的山區(qū)農(nóng)村存在婚姻需求的市場。由于經(jīng)濟落后,不少青年男子發(fā)現(xiàn),買媳婦較“劃算”方便,致使一些無法找到合適對象的年輕人有了買賣婚姻的市場。中外人販子就看中這一市場潛在的巨大利益,以介紹工作、對象為誘餌,拐騙外籍婦女非法入境,再轉(zhuǎn)賣給偏遠山區(qū)的婚姻困難戶為妻,從中牟取暴利。
二是這些受害人普遍家庭經(jīng)濟一般,受教育程度不高,涉世未深的她們沒有足夠的判斷能力,容易被犯罪分子誘惑和欺騙。
三是由于國外婦女非法入境常伴有黑暗的金錢交易,拐賣國外婦女的高額利潤促使一些不法之徒置法律于不顧,鋌而走險。頻繁往來于邊境和內(nèi)地之間,大肆進行拐賣婦女或婚姻詐騙等買賣婚姻的違法犯罪活動。拐賣婦女犯罪團伙組織嚴密,往往拐賣、接送、窩藏、販賣一條龍,且行蹤詭秘、快進快出。
四是雙方經(jīng)濟上的差異,造成了國外婦女向往中國相對較高的物質(zhì)生活,加之邊貿(mào)關系相對自由,無形中對國外婦女非法入境開了方便之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