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永久一区二区三区蜜桃,国产男生夜间福利免费网站,免费国产真实迷jian系列网址,福利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法院簡介 圖片新聞 法官說法 信息公開 法觀中山 裁判文書 法院公告 法院文化 網上視頻  
文章 來源
當前位置: 首頁 >> 法治聚焦 >> 正文
父親身亡母親智障引發(fā)兩親家奪孫戰(zhàn)


2012-11-26 來源:中國法院網   【收藏本文
  父親工傷身亡,母親智力殘疾,爺爺奶奶為了留住年僅三歲的孫子昊昊,通過居委會做出爺爺奶奶為昊昊監(jiān)護人的指定。而自從女婿身亡后一直和女兒、外孫生活在一起的外公外婆,堅決不讓外孫回到爺爺奶奶家,一紙訴狀將親家告上法庭。日前,江蘇省徐州市泉山區(qū)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指定外公外婆為昊昊的監(jiān)護人。

  2008年年初,盧成和許蕓經媒人介紹認識。雖然許蕓寡言少語,但盧成和老盧夫婦認為她是文化程度低、性格木訥、不善言辭,心想許蕓老實本分,是能過日子的人,便敲定了這門婚事。2008年7月,盧成和許蕓結婚,婚后兩人與老盧夫婦一起生活,日子過得穩(wěn)穩(wěn)當當。2009年5月,許蕓剖腹產生下一名兒子昊昊,家中只有一個獨子的老盧夫婦添個大胖孫子,樂得合不攏嘴。

  而許蕓的父母看女兒婚嫁、生子這些大事都已經辦妥,便為不擅人際交往、情緒自控力差的女兒申請辦理殘疾證,想方便她今后謀求職業(yè)。2009年10月,徐州市殘疾人聯合會經醫(yī)療機構評定許蕓為殘疾人,構成智力殘疾,殘疾等級為叁級,為其發(fā)放了殘疾人證,確定許蕓的監(jiān)護人為其父親許柱。許家將辦理殘疾癥的事告訴了盧家,考慮到許蕓的智力障礙并不影響正常生活,而且也有了孩子,盧家沒有對此計較什么。

  不料天有不測風云,2010年6月,盧成在工地上安裝門窗時失足墜地,經挽救無效身亡。老盧夫婦年近七旬喪子,悲痛難當,更是把孫子昊昊當作心肝寶貝,生怕孩子有什么閃失。丈夫去世后的許蕓覺得在婆家沒有了依靠,便經常帶著昊昊回娘家住,回來的次數越來越少。老兩口心里犯起嘀咕,怕許蕓帶走了孩子再也不回來了。

  2011年11月,老盧夫婦到所在街道社區(qū)居民委員會申請自己作為昊昊的監(jiān)護人,居委會根據盧家的情況開具監(jiān)護證明,內容為:“我轄區(qū)居民昊昊現年兩歲,年幼,屬未成年人。其父盧成于2010年6月15日因工去世。其母許蕓是三級智障殘疾人(監(jiān)護人為其父許柱)。經調查,昊昊一直都由其祖父母撫養(yǎng),鑒于此情況,我社區(qū)居民委員會研究后,特指定昊昊的祖父母二人為其監(jiān)護人?!?BR>
  有了一紙監(jiān)護指定,老盧夫婦心里有了底,告訴親家,街道已經把昊昊指定給了自己家監(jiān)護,要求兒媳將孩子送回來由自己撫養(yǎng)。老許一家對這一監(jiān)護指定一萬個不服氣,不僅因為昊昊從生下來就是女兒許蕓拉扯到現在,一天都沒有離開過母親,而且老盧夫婦跟昊昊一點血緣關系都沒有——盧成并非老盧夫婦的親生兒子,而是他們抱養(yǎng)的養(yǎng)子。如此一來,許家堅決不肯將親生骨肉送回爺爺奶奶家,而盧家非要得到孫子不可,甚至報警稱孩子丟失,想通過警方要回孩子。雙方針鋒相對爭執(zhí)了半年,誰都不愿讓步,眼看昊昊就要上幼兒園了,監(jiān)護權的問題必須做個了斷。2012年5月,許家夫婦將親家老盧夫婦起訴到泉山法院,請求撤銷老盧夫婦所在街道居民委員會的監(jiān)護指定,重新確定自己為昊昊的監(jiān)護人。

  法庭上,許家列舉出自家撫養(yǎng)照顧孩子的諸多優(yōu)勢。首先是許蕓雖有智障殘疾,但自理能力與常人無異,昊昊從小到大的日常生活都是由母親進行照料。其次,許家有三套房產,許柱有固定收入,其本人為高中文化,家中除許蕓外的其他子女均具有較高學歷,且在經濟收入、家庭環(huán)境及教育子女方面都有明顯優(yōu)勢。許家夫婦還強調,兩人均才50歲出頭,再加上昊昊母親許蕓,比起將近70歲的爺爺奶奶,更有精力和能力來照顧昊昊的成長。為了證明許蕓的真實情況,許家還請來了兩名鄰居當證人,證實許蕓在日常生活中與常人無異,從小就撫養(yǎng)和照料昊昊的日常起居。

  而盧家則堅持居民委員會最貼近當事人的生活,最了解當事人的情況,其指定行為符合相關規(guī)定。許蕓為智障殘疾人,本身就需要監(jiān)護,根本無法承擔撫養(yǎng)教育孩子的責任。將昊昊交由盧家撫養(yǎng),可以為許蕓重新開始生活創(chuàng)造條件,減輕許家的負擔。盧家認為依據法律規(guī)定,盧成雖是養(yǎng)子,但與老盧夫婦形成撫養(yǎng)關系,與親生子并無區(qū)別。因此從親權的角度來說,老盧夫婦與許家夫婦在作為昊昊監(jiān)護人的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特別在是老來喪子的巨大打擊下,老盧夫婦已經將昊昊當成了生活的全部希望和寄托。

  同時,居委會的委托代理人也出庭作證,說明居委會對兩家的情況都比較了解,考慮到許蕓的精神狀況,情緒控制能力較差,孩子和其生活有可能對其不利。另外,許家夫婦如果作為監(jiān)護人,那么除了需要照顧昊昊之外,還要照顧許蕓。再考慮到老盧夫婦因為無法生育抱養(yǎng)了盧成,現在盧成去世,按照農村人的風俗習慣,因此指定由老盧夫婦作為昊昊的監(jiān)護人。

  為了證實許蕓的智力狀況,法庭還對許蕓進行了詢問。略顯緊張的許蕓反應遲緩一些,但對法官詢問的她及孩子的出生年月、丈夫的去世時間、目前的居住和生活情況均做了準確的回答。但當聽到公公說她是智障不能帶好孩子時,許蕓一下子情緒失控,坐地哭喊不能帶走她的孩子,經法官和家人的一再勸慰下她才平復心緒。許家夫婦說,昊昊在許蕓身邊時,她像正常媽媽一樣洗衣做飯照顧孩子,帶孩子玩耍。但只要提起爺爺奶奶要帶走孩子,許蕓就會情緒失常,無法抑制地哭鬧,孩子已經成為她的命根了。

  法庭經審理認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jiān)護能力的,有監(jiān)護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第一順序監(jiān)護人。如果對擔任監(jiān)護人有爭議的,由被監(jiān)護人所在地居民或村民自治組織指定,對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確定監(jiān)護人。而認定監(jiān)護人的監(jiān)護能力,應當根據監(jiān)護人的身體健康狀況、經濟條件,以及與被監(jiān)護人在生活上的聯系狀況等因素確定。對于同一順序有法定監(jiān)護資格的人,可以根據對被監(jiān)護人有利的原則,從中擇優(yōu)確定。

  因昊昊母親許蕓本身為殘疾人,不具備監(jiān)護昊昊的能力,故其監(jiān)護人應從昊昊之祖父母、外祖父母間進行確定。居委會雖經調查研究后指定昊昊之祖父母為其監(jiān)護人,然指定監(jiān)護過程中,并未征求其外祖父母的意見,即在未對昊昊祖父母、外祖父母間關于監(jiān)護權是否有爭議進行審查的情況下,依其祖父母的單方意見作出了監(jiān)護權的指定,該指定似屬不當,故對申請人要求撤銷該指定的請求予以支持。

  法院綜合對比昊昊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條件,認為雙方的監(jiān)護能力并無明顯優(yōu)劣。但從昊昊之母許蕓角度來講,其雖構成殘疾,但仍能與人進行溝通交流,其自身生活也能自理并非需要他人進行完全照顧,其對昊昊也能盡到相應日常照顧之責。所謂母子連心,母親的長期陪伴和悉心呵護,無論從心理、生理來講,對昊昊成長極為重要。在已經失去父愛的情況下,昊昊更宜隨母親共同生活,而許蕓在盧成去世后,已經帶著昊昊回到其父母即申請人家中共同生活,因此從有利于昊昊健康成長角度考慮,昊昊在本案中由其外祖父母監(jiān)護更為適宜。2012年7月,泉山法院作出終審判決,撤銷居委會的監(jiān)護指定,指定許柱夫婦為昊昊的監(jiān)護人。(文中人物為化名)

  法官點評:

  雙方老人形成訴訟的根本原因都是因為對昊昊的關愛,無論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法院相信,昊昊隨哪一方生活都會得到精心的照顧與呵護。

  但當法律必須做出裁決時,不希望因此由愛生怨加劇雙方的矛盾。監(jiān)護權的變更,僅僅是照顧管理職責的轉移,并不是改變了祖父母與昊昊的親情關系,也不意味著祖父母對昊昊無權過問,他們仍可以并應當對昊昊的成長給予照料和關愛。雙方家庭應該摒棄前嫌,在昊昊成長過程中的重大事項決定權上,能夠積極溝通、共同協商、相互支持,從有利于孩子成長的角度,共同營造一個和諧溫馨的環(huán)境,以便在今后的探視看望中不再產生其他矛盾,避免對昊昊的身心成長造成困擾。

  同時,監(jiān)護權并非一成不變,如果監(jiān)護人喪失監(jiān)護能力、怠于履行監(jiān)護職責、侵犯被監(jiān)護人的合法權益,其他有監(jiān)護資格的人可以依法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對監(jiān)護人進行變更。
 
  打印】【關閉

最新圖文
金蟬脫殼、瞞天過?!绱司軋?zhí),真“刑”!
“我們安心、放心!”
三張 “良方”
“同心網”+1
最新要聞
·委托他人買股票血本無歸
·產后患抑郁癥釀慘案年輕媽媽溺死親
·利用虛假資料騙取銀行貸款4000
·女出納侵占300余萬炒金獲刑
·轎車逆行撞的士駕駛人肇事逃逸
·顧客洗桑拿被盜22萬余元財物
·男子不愿入傳銷組織被體罰致死
·保安廠內錘砸前妻后自殺
·搶劫遭抵抗殺死前雇主一“90后”
·熱心救人者竟是肇事者
中山市中級人民法院版權所有
地址:廣東省中山市東區(qū)興中道16號  郵編:528403
中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執(zhí)行局 :0760-88868294
中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值班室 :0760-88880600

主辦單位:中山市中級人民法院  設計制作及技術支持:中山網  粵ICP備11053359   粵公網安備 4420000244338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