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怒路族與侵略性駕駛
|
|
2015-06-29 來源:中山日報 2015-06-29 第 7469 期 AF2版 【收藏本文】 |
|
|
近期成都事件好似一波三折的電視劇,持續(xù)熱播。兩個“路怒族”碰到了一起,互不相讓,由交通違法演變成暴力,結(jié)果成了一場舉國討論并再次全民普及了一下交通法。 先是男司機將女司機逼停后當(dāng)街暴打視頻一出,網(wǎng)上網(wǎng)下一邊倒,譴責(zé)男司機的暴力。同為女司機的我,本來是堅決站在女同胞一邊,女司機嘛手腳靈活但不聽腦子的時候多了去:從不記路、沒方向感、轉(zhuǎn)彎不打燈、摸瞎開夜車等等,罄竹難書啊,可以原諒。不還有交通法管著,再怎么錯也不能施加暴力。后來交警介入,再后來一段行車記錄儀視頻還原前因,女司機強行并線違法在先,她野蠻開車,三次違規(guī),除第一次是非主觀外,其他兩次屬故意,男司機也二次違規(guī)。網(wǎng)友人肉出女司機曾多次違章,輿論風(fēng)向驟然反轉(zhuǎn)。事實勝于感情,特別是男司機車上小孩的哭聲讓我無語了,開始接受兩人自食其果誰都不冤的觀點 。 前些年,全民也討論過“怒路族”。比如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亂闖紅燈、不讓行人、蛇形換道、橫沖直撞、大聲鳴笛,放下車窗對罵。大家都怒火沖天的,把道路當(dāng)做戰(zhàn)場。有著20多年駕齡的我,也有無數(shù)次“怒路”和被“怒路”的經(jīng)歷。記得剛上路,有天晚上從益華百貨出來,轉(zhuǎn)進華夏街時,相對而來一部車,車多路窄,我不敢上前只好停在那,任對面車狂按喇叭紋絲不動,無奈之下,對面的只好慢慢向前,貼車而過時司機對我大吼:“你會不會開車,這么寬都不敢過?!蹦俏焕舷壬l(fā)沖冠的樣子仍記憶猶新。下鄉(xiāng)工作,被堵在沙口大橋,正停在上坡呢,忘了教練教的斜坡怎么起步,只好打電話給先生,一一問完步驟,才起步就向后倒騰,后面的司機急得冒火。一位中年男司機怒沖沖上來,見是女司機,嘆了口氣,撇了撇嘴,二話沒說幫我開上了坡頂,他那寬宏大量的表情,至今想起,依然感動著。 被怒的記憶也有不少。在行人道前停讓時,后車從右邊快速超車,從行人面前呼嘯而去,我氣不過,追趕上去罵的有;直行被轉(zhuǎn)彎車嚇出了一身冷汗,見是女司機立馬就蔫了的有;時常被人在紅燈前的實線 “打尖”,伸手怒指對方的有。一次,下班回家,博愛橋右轉(zhuǎn)已經(jīng)等了近10分鐘的我,已然被不停地“打尖”激怒。此時,正好前面又有一部小Q 想“打尖”,好多車緊貼壓著線就不讓。小Q 小心翼翼地,前也不是后也不是,行了一段路,它還是無法成功。我經(jīng)過時,扭頭見是一女孩,估算也就我女兒般大,可能剛拿到車牌,神情緊張。我哈哈笑出聲,心一軟,怒氣盡消,不顧后面的車?yán)软懀屗蛄思狻?BR> “怒路族”現(xiàn)在有了法律上的名稱,叫“侵略性駕駛”,指的是危害他人人身財產(chǎn)安全的駕車方式,既具有蓄意的成分,而不是單純的疏忽大意,把道路上的其他人置于危險之中。毫無疑問,像成都事件中的男女司機,他們都是“侵略性駕駛者”,只不過程度略有區(qū)別而已。有研究數(shù)據(jù)表明,多數(shù)致命交通事故都因“侵略性駕駛”引發(fā),害人害己。 不要開斗氣車、拒絕不文明駕駛、養(yǎng)成良好的駕駛習(xí)慣……重溫學(xué)車時教練的教導(dǎo)是必需的。從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再遇上別車黨,決不別回去,遠離他們讓他們別其他車去;再遇到超車黨,如果那車比自己的高檔些,就不嘗試追趕,反正也趕不上;如果車比自己低檔的,收起自己的驕傲,還要避免目光接觸以免激怒對方;如果是自己不小心變線沒打燈,就勇往直前,忽略其他司機的手勢;如果遇到亂丟垃圾黨,打電話給市愛衛(wèi)辦,投訴,也向媒體提供行車記錄儀視頻,又能曝他光又能拿獎金;如果遇到嚴(yán)重“侵略性駕駛”,先記下車牌號,逃到安全的地方,報警。
|
|
|
|
|
|
|
|
|
最新圖文
|
|
|
最新要聞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