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案情】 小良、小徐(化名)的父親被害。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二審作出刑事附帶民事判決,認定被告人犯故意殺人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同時判決被告人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經濟損失4.6萬余元。后執(zhí)行到位賠償款2萬元。 【救助過程】 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在審理刑事上訴案件期間,發(fā)現小良、小徐家庭生活困難,遂啟動司法救助程序。該院經調查發(fā)現小良、小徐均為在校學生,父母離婚后,二人隨母親生活,父親每月支付撫養(yǎng)費,母親靠打零工維持生活。二人的父親去世后,家庭失去了穩(wěn)定的經濟來源,生活陷入困難,且刑事附帶民事判決確定的賠償數額僅為喪葬費、交通費,且未執(zhí)行到位。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決定向小良、小徐發(fā)放司法救助金。同時,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還發(fā)現被害人的母親年老體弱,喪子后生活亦十分困難,遂積極協(xié)調遼寧省人民檢察院對被害人的母親進行聯合司法救助。 【典型意義】 刑事案件被害人受到犯罪侵害而死亡,依靠被害人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未成年人無法通過訴訟獲得充分賠償,造成生活困難的,屬于應予救助的情形。本案是此類情形的典型案例,同時也是人民法院主動甄別、救早救急、有效保障生存權利、真誠傳遞司法溫暖的示范案例。本案中,人民法院的司法救助工作并未等到執(zhí)行不能才啟動,而是在刑事審判過程中,發(fā)現被害人近親屬存在生活困難后,即依職權啟動司法救助程序,同時協(xié)調人民檢察院橫向聯合共同救助被害人家人。人民法院在審查決定司法救助金額時,未局限于刑事附帶民事判決賠償金額,而是充分考慮被救助人的實際困難,結合案件具體情況確定合理的救助金額,將司法的人文關懷及時送到未成年人身邊,讓他們在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國家和社會的溫暖。 ?。ㄟ|寧省高級人民法院提供)
|